「 華遠說 」
在這里,
或許你可以八卦到一些新的有趣的故事,
或許你也會發現新的知識和干貨的分享,
又或許你可以感受到不同人不同的情感,
有笑有淚,
有酸有甜,
人生百態。
各種風格的故事匯聚在一起,
就成了有血有肉、真實的、有情感的華遠說。
如果你感興趣的話,
請持續地關注我們的公眾號,(微信公眾號搜索“華遠地行”)
在這里將不定時上新新的有趣的故事。
還請你不要錯過了哦~
下面我們將從采訪中,
近距離了解一下這位寶藏女孩:
Question1:
王思姐,早上好!我了解到思姐是08年就入職了,到現在在華遠工作已有10年之久,屬于元老級人物。你覺得自己在華遠那么多年,有什么收獲和成長嗎?
王思:
“時間如梭,在華遠工作十年多一個月了,人生有多少個十年,在這十年的工作中,我最大的收獲應該就是年齡吧,老了!(開玩笑的!^_^)
我十年的青春給了華遠,我很驕傲被稱為元老級人物,也很慶幸能見證華遠這十年的成長,雖然我現在還是很平凡,但很感謝華遠成就了現在的我。其實在華遠最大的收獲是讓我找到了事業的方向,人生最重要的不是站在什么位置,而是我們所朝的方向。
這十年,我從一個稚嫩的大學生逐步成長為一個看上去好像是有點知性的人。”
Question2:
聽別人說,你是個“工作狂”,你自己覺得這個標簽符合你本人嗎?你對“工作狂”這個詞有什么看法嗎?
王思:
“‘狂’,什么樣的程度才算是狂呢,我應該還不能算工作狂,可能還沒到那個境界,我只是熱愛自己的這份事業,我所做的事情我不是只作為工作,而是當成事業來看待,我尊重自己的選擇,尊重自己所走的每一步。
這么多年,有什么工作安排我都會全身心地投入,力求盡善盡美,可能是跟自己的強迫癥有關,例如做一個工作方案,會盡可能想得更全面,每一個板塊每一個章節每個應該注意的細節,都不想放過。或者是組織一個評審會議的會務工作,每個環節都會預先想好怎么安排怎么應對,或許有的同事會覺得這些無所謂,反正現場隨機應變就好了,安排、交待這么詳細干嘛,但是我做不到不認真對待。
類似以上的強迫癥或者所謂的盡善盡美,是跟自己不聰明不能干有關,我從來都不覺得自己聰明、能干,我只是相信‘天道酬勤’,勤思勤想勤做,人家說愛笑的人運氣不會太差,我認同,因此,我也相信勤奮的人運氣也不會太差。”
Question3:
從實習生一路升遷到咨詢項目中心的總監,有什么職場心得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的嗎?
王思:
“剛入職華遠的時候是作為一名實習生,但是我沒有把自己當成一名實習生,當時的工作也不可能把自己當做一名實習生。一到崗,已經是要肩負起項目負責人的工作了而不是單純的過來學習,不是過來看看這個公司怎么培訓我,我是來看看自己能為這個公司帶來什么。
初入職場,何況還是一位在校的大學生,不懂不會的事情很多很多,對政策文件的懵懂,對軟件操作技能的不熟練,對項目類型的陌生,面對客戶的擔憂等等,這一切我都不怕,沒有誰天生就能懂很多東西的,正所謂初生牛犢不怕虎,不懂的自己主動學,不會的自己多做,自己研究案例、研讀文件、多看規程。從來不等著別人是否有時間來培訓是否有時間來教我,也沒有時間去等,工作任務就在眼前,自己與同一批的幾個實習生一起研發學習,不懂的主動問問有經驗的前輩們,用心地學習,高效地吸取有價值的東西。就這樣,憑著這樣的學習及工作態度,實習期就直接獨力負責四個鎮的規劃修編工作、其他專項規劃工作以及協助其他類型的工作等。
畢業一年半后,隨著公司發展的需要成立專業部門,我成為了部門經理,帶領一支小團隊開啟管理之路,從規劃領域進入用地咨詢服務領域。隨后,緊跟公司發展的步伐,規劃咨詢合并成立大規劃部,我也作為大規劃部的部門經理。
剛開始從事管理崗位的幾年,不僅自己要做項目,而且還要管理團隊,更要培養團隊的成長,同時還要肩負市場前期的工作方案研發、配合市場經理開拓業務,多重的身份也曾讓自己忙得完全顧不到生活的事,除了工作還是工作,但是回想起來,這樣的狀態和節奏很充實,也很開心,自己真的學到了很多,同時也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新人,一定程度上還是會覺得有點成就感。直至今年,公司撤銷部門制,五大部門合并成立咨詢項目中心,我有幸得到公司的培養與信任,擔任項目總監,我很珍惜這個機遇,也是我職業生涯的一個磨練。從以前的項目管理以及繁雜的部門日常管理工作,逐步轉換思維角度和管理模式,從公司戰略的高度上思考公司主營業務的發展,協同專家團配合營銷中心開拓新業務,從大局上去帶領咨詢項目中心,做好項目的同時也為工程中心、運營中心培養人才等。
可能上述的職業升遷路線及工作經驗,說得有點碎片化,但總結下來,這么多年來我個人的職業心得是:沒有壓力就沒有成長,沒有動力就沒有前進;從事一個項目或者一個任務,不需要先問報酬,不用計較個人得失,你的努力,有心的人是會看得到的,也會賞識的,付出總會有回報;不管從事哪個崗位,不要辜負自己的責任與義務。”
Question4:
當上總監之后,工作想必忙碌許多,手底下管理幾十號人,其中有什么困難嗎?你是如何管理一個大團隊的?
王思:
“雖說管理是通的,管理十幾二十人是管理,管理一百多號人也是管理,但困難肯定是有的,咨詢項目中心從事的項目類型也是很多,一開始擔任這個崗位,會擔憂對不熟悉的業務類型不熟悉的人員不知道怎么管理,怕無從下手。所幸公司有好的領導有好的其他管理伙伴,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:把公司做強做大、把公司管理好、把項目做好、把人員培養好,那么所有的困難跟問題都不算什么,只會是我們前進的動力。
說到如何管理一個大團隊,個人的見解也不知對否。
例如,安排一項工作,我不是隨便安排有人去跟進就可以了,也不想隨意就把任務安排下去以便自己向領導交差,我會先去思考這項工作安排給某個主要負責人,他(她)是否適合承接這個工作,他(她)承接這個工作是不是可以產生最好的效益,他(她)承接這個工作后對其個人能力的提升有無幫助,他(她)承接這個工作能否更好地協同團隊開展等等,或許有人會說我考慮太多了,但我個人總會去考慮這些因素。
再如,這么龐大的隊伍,雖說我不能一一去跟各個成員細細交談,但是最起碼大家的動向、工作狀態以及工作、生活上遇到的問題及需求,都會用心地留意、觀察,因為我覺得既然大家有幸能一起工作學習,不只是把大家當成同事,我們是處在同一個大家庭,這里需要大家的依靠,也有大家的依托。
再者,情誼歸情誼,工作上的標準與要求,也不會降低,對團隊的管理降低了要求,其實是對團隊最大的不負責任,我堅信也堅持這一點。管理上我不斷的總結并發現自己的問題,就像前面提到的項目工作,不懂不會的多做多問,我也需要管理高手及職場精英們指點與支持,希望平時的管理工作大家能認可并同舟共濟。”
Question5:
你認為自己所帶領的團隊有什么特點嗎?
王思:
“我所帶領的團隊,特點就是年輕,好年輕,越來越年輕。我都覺得自己已經老了,與大家的意識會有代溝,所以自己也會換位思考,試想自己假如是團隊中的一員,那我怎么去引領他們會有更好的效果呢。
除了年輕這個特點外,單純也是特點之一,我覺得大家都是技術出身,所以不會有復雜的情緒,我也相信大家是純粹的,愿意一起不忘初心地做好每一件事。”
Question6:
現代都市人生活節奏快,經常加班加點,難免會導致身體亞健康,你是如何平衡工作與健康的呢?
王思:
“平衡工作與健康,這一點我是慚愧的,一定程度上應該是失敗的。從實習開始,我就一心只在工作上,沒有顧慮自己的身體健康,于是出現很多的亞健康狀態,身體各項機能跟同齡人比應該是退化比較嚴重的。直至,我成家了,生了小孩,我才頓然覺得,對自己身體的不管不顧,其實是對自己、對工作、對家庭最大的不負責任,哪一天我真的因為身體的原因撐不住了,那我的人生、我的工作、我的家庭怎么辦,這么多年付出的努力與辛勞難道就是為了拖垮身體嗎?當然不是,所以從前一兩年開始,我才有意識地努力擠時間鍛煉身體或者做一些養生的項目,力求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,備戰未來幾十年的事業與生活。”
Question7:
如果讓你用幾個形容詞形容自己,你覺得是什么呢?
王思:
“這個問題,對于我來講應該是最難的,我總是找不到適合的形容詞形容自己。
不過首先還是要循例臭美一下:“有顏值”,感謝父母給予的好顏值,可惜自己沒有好好保養,殘了!。
第二個詞應該是“善良”。
第三個詞是“用心”。
第四個詞是“想太多”。
第五個詞是之前有人評價我的“妄自菲薄”。
第六個詞是:大家幫我指出?!”(小編小聲bb一句,沒有缺點!完美女神!不接受反駁!...)
At last,王思想對大家說:
希望未來的十年、二十年、幾十年,我能繼續成長,蛻變,成為同行者的標桿!
希望我們能繼續堅持共同的使命:智慧運營土地,讓土地承載更多的價值與夢想!
希望我們能繼續風雨同舟,砥礪前行!
最后附上思姐和她的團隊的一些照片,沐浴一下各位的雙眼~
還有珍藏的生活照!美呆!...
古有木蘭,今有王思
蕙質蘭心,馥郁芬芳
巾幗不讓須眉,是最美的鏗鏘玫瑰
工作中的她,從不懈怠,追求完美,勤奮如初
致力于用最專業的技術來收獲客戶最滿意的笑容
工作之外的她落落大方,溫柔可愛,熱愛生活
我們喜歡認真負責,工作雷厲風行的她
更喜歡八面玲瓏,爛漫清雅的她
總而言之,言而總之,華遠愛思!